欲知<<红楼梦>>里袭人的结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02:39
我最近才看红楼梦,
很想知道<<红楼梦>>里袭人的结局!
请各位大哥哥大姐姐告诉我!

通常认为袭人的结局,是在宝玉落魄之前因怕被连累或因种种隐情,被迫无奈的嫁给了
  因汗巾结缘的“优伶”蒋玉菡。而在后来“供养玉兄、宝卿得同始终”(脂批)。但很
  少有人探究袭人婚后,以及宝玉出家后,生活究竟如何,婚姻是否恩爱幸福等事。笔者
  认为考究这一点很有必要,这对袭人这个人物,甚至整个红楼的悲剧特性的研究都很重
  要。

  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
  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
  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这是第三十一回,袭人因受宝玉气头上的“窝心脚”,至晚间吐血的一段文字。本着红
  楼无闲笔这一原则,此一段描写已为袭卿的结局埋下了症结。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
  出袭人将不长命,亦如“红颜薄命”这个红楼永恒不变的原则。那袭人的“薄命”仅仅
  是因为年少时的这一内伤导致日后复发而致命吗?远非如此!

  我们来看一下袭人的判册。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叹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这里对判词的解释并没有异议,要考证的是脂胭斋的评语。此处脂评说的是:骂死宝
  玉,却是自悔。此二句颇值得深究。在蔡义江所著《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把这两句
  评语理解成“在脂胭斋看来,这是宝玉不早听从‘贤袭人’劝‘谏’的结果,是宝玉的
  过失,故曰该‘骂’应‘悔’”。众所周知,雪芹对袭人是略有嘲贬的,这从判词的
  “枉自”“空云”“堪叹”“谁知”以及“破席”的比喻中不难看出。而蔡义江对此两
  句脂评的解释可以看出他认为脂胭斋在对袭人的立场上是和雪芹相背的。即雪芹认为袭
  人可鄙在多因自身,而脂胭认为因宝玉。这在蔡义江的这本书中也有明确提出,且认为
  脂评此处的观点是“不对”的。如此认为脂胭与雪芹观点相违不禁另人大跌眼镜。脂评